首页 / 文化 / 孑然一风雪

孑然一风雪

穿过时代的碎雪与一代伟人们遥遥相望。

像只隔着一场风雪,又像隔了一世光阴。

他们眼前所见,唯心中所爱,纵使仅仅是孑然一风雪,纵使为证道而陨,为理想而亡,虽遗憾,犹未悔。

第一次想到这个题目,还是在看到蔡孑民先生三顾陈独秀后,独自离开时的孤独背影。他轻抖伞上白雪,踏雪而去。当时我便想着,面对混乱的教育,总有人不惧强权,踏雪独行,为民族事业发光发热。这世间本暗,但有人来了,带着日月星辰。

蔡先生厉行改革之道,肃清北大学风,开宗明义对青年学习提出了三点要求。一曰抱定宗旨,为学问为国家而学习。二曰砥砺德行,束身自爱,为国家之未来遵守道德规范。三曰敬师爱友,待人接物应不得有亏。同时蔡先生广纳贤才名师,兼包并容,引进了一大批文化先驱。如陈独秀、李大钊、钱玄同、鲁迅、辜鸿铭、黄侃、刘师培。每一个人都在独属于自己的领域绽放光彩。因此,在北大,既有西装革履的新思想先驱,还有长袍马褂留着长辫的守旧派人物。自此中国学界灯火明亮,少有迷航。

但是,细想,孑然一风雪的又何尝只有蔡先生一人呢?

想起李大钊先生,他也同蔡先生一样,孑然一身在马克思主义的探索道路上不断前行,却又是踽踽独行。在黑暗中,他为工人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,没日没夜在工厂、图书馆中奔走,在学生、工人、大众中呼告。他有时也并不是孤身一人,但他永远都是冲在最前面的一个。哪怕在张勋复辟帝制,社会一片混乱,有人满街追捕他时,他仍然不改其志,他辩驳呼吁,让同袍们接受新思想,他奔走呼号,让无数人看到庶民的胜利。无论世道再荒谬,他也不曾投降,而是不停地反抗,从未被击垮。

在他看来:“人生的目的,在发展自己的生命,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,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,因为平凡的发展,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,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。”他以自己短暂的三十八年生命,书写着一生的誓言——“以青春之我,创建青春之家庭,青春之国家,青春之民族,青春之人类,青春之地球,青春之宇宙,资以乐其无涯之生。”

还有一人,便是鲁迅先生。先生的性格如同他的文字,冷傲孤高,却又直入人心。在面对人血馒头的场景时,先生背向而坐,研读碑帖,表明着他对这个国家失望透顶,甚至不愿多看一眼。当钱玄同拿着《新青年》想与他一论之时,他笑自己只想躲进小楼,不问春秋。

这哪里是冷漠,只是热血在心,无处可言。躬于黑暗,侍于光明。闭眼时,他是眼盲心明的周树人,睁眼时,他是新文化的先锋鲁迅。别人心里装的是翠绕珠围的利惹名牵,而先生心中始终装着象牙塔外的遍地哀鸿。从昭华年茂,到眉宇沧桑。

“尽管我的道路从头到尾都长满杂草,也只有我自己是我这一生的见证人。”

细想,孑然一风雪是一个孤独的背影,但同样是一个人在行走时从来不曾忘却自己的初心;是在哀鸿遍野之时更加坚定为国为民的信念;是在赶赴刑场时始终如一的笑容。他们生于长空,长于烈日,翱翔于风,从未远去。有人白发如新,也有人覆盖如故,有人坚持,也有人放弃。但不惧之人又何其多?

对他们而言,祖国是一个特别而又重要的存在,是他们的挚爱,是他们灵魂相系,同时又是灵魂栖息的地方,是他们倾尽所有也要爱护,同时也想改变,使之强盛的地方。无论是过去,现在,还是他们不曾想过的将来。他们穷尽一生,翻越千山万水,都在向那个光明的未来奔赴而去。因为有些东西,比生命更重要。

无数的瞬间,都是属于他们的,展现着对当时一代人,对我们一代,对祖国,永不褪色的爱意。中国幸甚,我们幸甚。

若盛世将倾,深渊在侧,我辈当万死以赴——这便是他们一代人的誓言。在黑夜中踽踽独行,在风雪中孑然一身,也不过尔尔。

他们沿着黎明前的黑暗走着,谁都不知道出路在哪里。但是尽头过后,便是最璀璨的春天。

到这时,万物苏醒,星辰垂野。山川遇见河流,静夜窥到天光,倦鸟重返浸满冬雪的枝头。

而我们遇见他们,

平安喜乐,一生无虞。(曾浡、郑晴雨)

上一篇
下一篇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